晟楷兄,一直专注于江阴本土乡邦文化的推广,同时,对雕版印刷及刊物的收藏更是痴迷不浅。不知大家注意到否,在过去的东大街,也就是现在的步行街,在步行街放榜照壁北侧,以前有个“澄江福地”的老牌坊,紧邻老牌坊的北侧,有这么一家两层楼门店,门牌上挂着“宝文堂书坊旧宅”的匾额。这家书坊来头不小,曾是江阴少有的雕版印刷老店之一。今天,菁存阁的晟楷兄给大家开始讲故事了!
PRINTING
被遗忘的印刷故事 — 江阴宝文堂
当今社会,阅读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喜欢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每到一地旅行总是不忘去寻找江阴的史料遗迹。书与人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
江阴历史厚重,文风雅致,先后有不少喜欢收藏、研究古籍文献的先贤。就近代史上,出现过申港缪荃孙、璜土金武祥、怡园祝廷华、青阳谢冶盦等一批爱好乡邦的好古之仕。
从事旅游工作相识了单位同事王一志女士,经常听其讲到父亲王德育经营宝文堂雕版印刷的故事,我有喜欢刨根问底的习惯,于是会问及他们家族的历史。当年为了打造江苏学政衙署景区,宝文堂旧居捐献给了国家,之后修整保存了下来,可如今里面对文化的敬畏和展示一点都没有,只是成了租赁后的一家店面而已……
江阴地处长江之滨,是江苏学政衙署所在地。伴随着科举制在地方上的重要性,印刷业从清同治三年(1864)开始,常州奔牛经营手工印刷者王廷贵,举家迁居江阴。在东大街安利桥东首,现人民中路,租得薛家宅店面二间,开设源德堂书坊。相隔几年后,同宗堂侄亦全家迁来,租赁东大街缪家弄周家店面开设宝文堂书坊。也就是现在的学政衙署东侧的旧址。以雕版印刷《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为主,日后不断革新印刷技术,逐步扩充设备,生意也日益兴隆。
传到王利宾手上,继承了宝文堂全部家业,吸取了更多经验和诀窍,增加了更多私塾学堂需要的《大学章句》《论语集注》《诗经》《春秋》等四书五经类的雕版读物。江阴在清末出了不少名医,也是苏锡常著名的中医之乡,各类医学书籍销路非常好,于是宝文堂刊刻了《汤头歌诀》《医药从新》《本草纲目》《临证指南》等数十种畅销类中医古籍,当时沪宁一带及全国各大城市的书店都派人前来批购,并邮寄各地分发。如《临诊指南》一书由上海著名书局千顷堂经销,甚至远销日本东京等地,颇受书肆民众好评!
光绪十一年(1885年)江苏学政湖南长沙王先谦到任江阴,向清廷奏淮在南菁书院设立书局,从事雕版印刷。宝文堂于光绪十四年(1888)承接南菁书院书局刊刻的《皇清经解续编》1430卷。曾雇工百余名,精心费时达数年之久。之后又刊刻《南菁书院丛书》144卷,光绪十八年(1892)刊刻《南菁讲舍文集》61卷,光绪二十年(1894)刊印《南菁札记》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印《南菁文钞》。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又购买了城内陈姓房屋七间,贮藏这批书版。由于南菁书院书局出版的《皇清经解续编》颇受欢迎,于是宝文堂书坊曾向书院刻书局租借整套雕版,继续加印出版,费时半年之久。此套书的出版见证了当时江阴出版业的最高水平!也是晚清近代学术史上的著名刊刻作品。如今欧美著名图书馆亦有收藏,经过百年的历史,战火纷飞,人为破坏,更是稀少。笔者在近年拍卖会见到墨色如新的整套七百二十册的《经解》,难能可贵,实属不易!
晚清江阴名士王希玉,关心地方教育文化事业,倡办新学,任辅延小学和公立南菁学校校董,借助宝文堂每年五百元大洋,购买纸张印墨等设备,直至《皇清经解续编》印就完成,不收利息更不立契条,看出这批乡绅对于地方文化所倾注的情怀。当时宝文堂雕版都选上等枣梨木为板材,刻工师傅都为丹阳人,纯手工刻板刷页,采用福建毛泰纸为主,每人每天可以印二千页左右,可见当时刊印的数量之巨。《经解》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背后的印刷故事和宝文堂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之后,王广祥继承祖业,除了主营雕版书籍以外,兼印工商各界的常用文书品。,五四以后,学堂日益采用了新式课本内容,原本的四书五经类读物销路日窄,甚至无人问津。加上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以往的中医类书籍也逐步由雕版印刷转为铅字印刷了。与源德堂一样发展新技术,购置铅字机器设备顺应市场,当时源德堂范围较大,设备也最多,市场业务份额也较多,迫使宝文堂书坊生意一落千丈。只得解雇大部分工人,才勉强维持生计。1937年江阴沦陷,本地的文化事业和学堂印书都遭受到极大的摧残,源德堂的东西遭遇炮火全部被焚,宝文堂几乎频临绝境!,另筹资金购置印刷机器和铅字设备,改名宝文堂印刷所,原来所存的几屋雕版,逐渐在烧制墨胶加热时,当做柴薪化为一炬,如此珍贵的手工雕版,传承多年的心血之作,甚为可惜!
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已经是王德育接手下的宝文堂,,全县仅存的十三家私营厂,全部合并到人民印刷厂,在南街22-24号沙宅进行扩建。之后随着市场需求推进,时代节奏加速,电脑取代了传统印刷技术,江阴很少有人知道宝文堂,以及雕版印刷这样的术语了……
每次走过宝文堂,总是有伤感与叹息之情……雕版印刷,是自己近年来在菁存阁给孩子们的一次次体验活动中,更加深入了解并感受到其魅力。当我展示着一百多年的古籍雕版和江阴宝文堂、源德堂、学古山房等一批古籍书时,那些为了地方文化刊印,无私付出的前辈们的身影总是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倾诉着历史,也给予了我许多追寻和坚持的梦……
历史就像图书一样在翻卷着,宝文堂有着昔日的印刷辉煌,它记录着一座城市百年印刷史。当今图书印刷科技的迅速发展,古籍早已成为了文物和博物馆的展示品。宝文堂旧居还保存着牌子,我们如何来把城市中唯一遗存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来规划整理开放,让江阴在推动"全民阅读,书香城市"的这个文化大时代中,把乡贤精神和乡邦文化,真正的落实到细处,让宝文堂成为文化展示中的一个靓丽窗口,体现和弘扬江阴精神!
菁存阁雕版印刷江阴文献丛书限量发售,有意者关注“菁存阁”公众号联系购买。
.
.
.
END
近期精彩文章
(可点击阅读)
江阴城里人的闲话超爽
江阴大东门、二东门,你知道几个东门?
急!寻找南门“百年老宅”新主人!
再见,农工商大卖场 │小满•摄行
请互相转告:此路不通,请绕行!
乡愁江阴出品
丈量江阴 生态视角 人文关怀
支持原创 以情暖人 以文抒忆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关注“乡愁江阴”微信公众号
您有任何想法、建议,可留言
或可加小编微信号:ericzhangyibin
欢迎各位人士及时供稿
作者│晟楷
来源│菁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