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小C时代”过渡到“大B时代”的这场变革就像一场马拉松,先跑的不一定能赢,这个过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本文首发于数字营销微刊,作者郝琪;由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谈及互联网下半场,必定绕不开2018年年度一大热词——“产业互联网”。那么产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同与不同?又该如何坚持?邀请到传漾CTO王跃先生一起来探讨关于产业互联网的相关话题。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于2015年兴起,提出者认为技术应为业务服务,遵循产业规律和产业人士的沉淀,联合一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初步的布局。2018年人口负增长的现状导致大量“人口流量红利已消失”的声音出现,其实“流量红利的消失”是互联网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个又一个的流量红利入口消失,一片又一片的新蓝海出现——亘古不变的万物守恒定律。
在产业互联网逐渐进入主战场之前,是消费互联网的天下。消费互联网即以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而诞生的互联网类型,商业模式大多为“眼球经济”,高质的内容与信息传播引起流量变现。媒体与产业相结合的属性使其迅速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中,互联网产业出现了BAT三大互联网巨头。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消费互联网市场趋于稳定与饱和,但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仍有很大探索空间,他们开始尝试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价值经济,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王跃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行业的细分程度也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To C行业之所以可以成功,不光是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做后盾,实际背后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To B企业去支撑着它更完善。所以中国To B市场的“回暖”这种说法有些异议,To B和To C一直以来都是共同进退,只不过2018年的人口红利危机使得To B市场变得比较“台前”了。
“现在的To C公司基本已经形成一定的寡头局面,小的To C公司在夹缝中生存艰难,但To B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扩张成本还是资本的青睐,机会都比To C要多一点,所以风向自然就吹向了存活率高的那个行业。”王跃如是说。因而也不得不说产业互联网进入主战场,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常常使用To C(CusTomer:消费者)来直接表达消费互联网,而产业互联网则是是To B(Business:企业),从这个区别就非常能清晰地看到两者背后的不同模式。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一个服务于消费者服务,一个服务于企业。究竟To B的产品和To C的产品都有些什么不同?
王跃将其总结成三点:“第一,产品驱动力不同,To B的出发点是产品的价值体系,而To C的产品则是靠产品体验来进行驱动;第二,对于消费决策来说,To B的产品是一个团队的选择,To C的产品则可以只由消费者个体决定,两者要衡量的因素差别很大;第三,消费形态不一样,To B的产品大多为定制化服务,产品要与客户业务紧密结合,而To C基本上为标准化产品。”
产品有不同的理念,运营策略自然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To B的运营成本多用在开发和使用的培训上,To C产品则多是售后的服务。王跃表示,对于To B的运营一开始就要去收集用户和客户对于整个市场的反馈,把产品做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到了拓展期,要把商业化的产品成型,并准确地找到高端型的用户,为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进行打磨优化,为以后的扩张做好铺垫;在扩张期,需要进行品牌的曝光,从线上线下的内容渠道几个方面一起将产品做多层面的推广;成熟期,比较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在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上做更多的升级和延伸,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然后拓展新的发展机会。
产业互联网的推进,需要在传统产业中积极突破创新,需要从企业家到产业家格局的思考和行动,与消费互联网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也需要更多地研究借鉴和时间引领以少走弯路、规避风险。
当准备投入新的战斗领域“产业互联网”时,看准赛道和先发制人是必胜的前提因素。
产业互联网中有三项技术十分关键。一是渗透与普及率较高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兴起让人们每日虚拟化的时间进一步拉长,更多可穿戴式设备贯穿日常,意味着有大量的关于“人”的信息不间断地传输至数据中心;其次,拥有大量数据后的云计算技术将这些数据进行高速有效的处理,并且与需求匹配;最后就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会在数据的信息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消费者的体验方面还是服务呈现的形式方面都是一大助力。
王跃在观察To B市场的适应过程中,认为技术软件公司和平台类服务型公司只要稳扎稳打,某一天遇到对的市场机会绝对可以厚积薄发。不过还需提醒的是,产业互联网要整合的资源和涉及的链条多且长,即使整个大方向一致,在实际过程中各个企业的成功路径也千差万别,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是To B企业必跨过的三大坎,没跨过的企业苦苦挣扎,跨过了的企业便一片光明。
因此产业互联网的打法一定要尊重产业的商业逻辑,找到对的盈利模式和看清商业本质。跟上时代的需求,跟上企业的需求,在场景里不断打磨出适合To B商业模式的产物,好好把握节奏、灵活控制方向。
从“小C时代”过渡到“大B时代”的这场变革就像一场马拉松,先跑的不一定能赢,这个过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技术、市场、运营、客户、服务这些叠加在一起的问题可能会遇见很多连前车之鉴都没有的棘手问题,在这种环境下,谁能一路披荆斩棘留到最后,谁就是既有实力又有耐心的强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