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神州大地迎来了春天。这一年,饶宗颐60岁,西方汉学界早已尊他为“世界汉学的导师”“亚洲学术的骄傲”。
1979年9月,在阔别内地30年之后,饶宗颐赴广州参加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会议结束后,赴湖南长沙。一是为了考察马王堆出土文物,二是为了完成夙愿,赴汨罗吊屈原。年轻时的饶宗颐深入研究《楚辞》,其原因就是被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格情操所吸引。为吊屈原在天之灵,作骈文《汨罗吊屈子文》,内容为:
去君之恒干,以就无垠兮,蹑彭咸于激流。
格烟叶以清商兮,叩巫咸乎久湫。
余此心之不朽兮,与元气而为侔。
亘千载犹号屈潭兮,莫怨浩荡之灵修。
拜忠洁之庙祀兮,共昭灵为列侯。
岂大夫死亦为水神兮,与湖水共悠悠。
惟公之魂无不在兮,何必求乎故宇。
觅天地之正气兮,惟夫子之高举。
采白菅以为席兮,荐稌米以为糈。
云霭霭而比飂兮,霰冥冥其兼雨。
虽遗迹之非昔兮,企前贤以踵武。
欸骚台之悲风兮,镇徘徊而不能去。
饶宗颐知道所凭吊的屈潭并不是历史上屈原怀沙自沉的地方,但屈原身上的正气与爱国情怀使他感慨万千。他觉得这里英灵无所不在。吊祭时,天上乌云翻滚,风雨大作,气氛十分肃穆悲壮。 行走在古老的楚地上,他仿佛又看到一个孤独前行的身影,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身影。
饶宗颐是第一位提出“楚文化”的人。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饶宗颐诗词评注合集》中有不少颂扬屈原爱国情操和“独立不迁”的人格魅力的诗作。编者精选六首,在过瑞午,吊屈原之际以飨读者。
饶宗颐 | 著
陈韩曦 | 选编
汨罗屈子祠
其一
一江呜咽(1)欲何之,千载共传屈子祠;
往日渊潭何处是,金沙堆(2)畔草离离。
宋时金沙堆有庙,见《张孝祥集》。
(1)呜咽: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
(2)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浅解:
此诗凭吊屈原,感情真挚,面对汨罗江水,水流声音似乎也显得凄切,心中哀绪萌生。
简译:这一江水凄切这是为何,千年之间共传的屈子祠;往日深渊潭水诗中何处,金沙堆畔草木繁茂。
贰
汨罗屈子祠
其二
沿路郊塍(1)尽种茶,朱楼(2)犹是旧人家;
莫言故国无知己,九叹(3)能兴万古嗟。
《离骚》结句云:“国无人莫吾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1)郊塍:路边小堤。
(2)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3)九叹:汉代刘向作。是追思屈原之辞。《逢纷》、《离世》、《怨思》、《远逝》、《惜贤》、《忧苦》、《愍命》、《思古》、《远游》九章。
浅解:
汨罗江畔皆种茶树,此地当年俱是楚国贵族之家,饶公感伤屈原当年对于无“知己”的失望,并用积极地心态想要告知屈原:刘向当年赋作《九叹》即是对屈原你的经历深有体悟,从此事可证明,知己不在于当时当地,亦可超越时空限制,而可觅得万古千载产生共鸣的知己,包括我——饶公在内。
简译:
旷野路旁小堤尽种茶树,华丽楼阁本是旧时人家;莫要说道故国没有知己,九叹能够让人怀念先辈。
《苞俊集》
叁
长沙之行,为时虽暂,而历览多方,尤以帛书欣获畅读,归来赋谢熊、陈两馆长
未能冲暑更登临,禹迹(1)虞陵(2)待远寻;
蜀汉江涛开五渚,沅湘(3)箎竹(4)响千岑。
(1)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
(2)虞陵:舜帝陵。
(3)沅湘:沅水和湘水的并称。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4)箎竹:可制作汉族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的竹子。
浅解:
此诗对长沙之行总结归纳,表达对蜀汉疆域的自然景色和地理人文喜爱和内心愉悦之情。
简译:
未能消解暑气愈要登临,夏禹疆域虞舜帝陵待我远寻;蜀汉江涛开辟五个沙洲,沅湘水畔箎竹响遍千山。
《苞俊集》
肆
郭茂基(1)君以潞琴(2)见假,故人高罗佩(3)旧物也。抚之终日,朱弦三叹,作此谢之。偶讽东坡月石风林屏诗,辄依其韵。
故游蘦落(4)如晨星,老去嗜琴试鼓灵。殊乡(5)妙手岂易得,空携遥梦寄云屏。郭子持来潞国宝,敛袂(6)一抚几忘形。王泽久竭正声寝,龙池(7)有字可推蓂(8)。当年列品凡三百,藩国(9)好乐比优伶(10)。神交遗物弥足宝,招魂我欲叩沧溟。余音激越堪抖擞,振衣若助屈平(11)醒。三弄(12)不觉日移晷(13),铿锵韵落太霞庭(14)。自有寒飔(15)澹相应,踌躇(16)古意到湛冥(17)。何人还作风雷引(18),立懦(19)端为乞春霆(20)。潇湘云水(21)故人远,客窗残夜月清荧。座上知音倘共赏,鸿号外野(22)难为听。(余鼓塞上鸿。)
(1)郭茂基:香港古琴大师蔡德允老人的弟子、比利时汉学家。
(2)潞琴:郭茂基藏品。潞藩造琴始于崇祯癸酉(崇祯六年,1633年),年制约三四十,迨甲申岁(崇祯十七年,1644年)。
(3)高罗佩:(1910~1967),字芝台,是罗伯特•汉斯•古利克的中文名。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
(4)蘦落:零落。
(5)殊乡:异乡;他乡。晋•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帝乘云龙而游,殊乡绝域,至今望而祭焉。”
(6)敛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7)龙池: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琴辩》:“雷张制槽腹有妙诀,于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于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馀处悉洼之。”
(8)推蓂:推算日月时间。“蓂”,蓂荚,亦名历荚。相传尧时,“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竹书纪年》卷二《帝尧陶唐氏》)
(9)藩国:即潞藩王。朱常淓,他的父亲朱翊镠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弟弟,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二月被册封为潞王。
(10)优伶:演艺之人。
(11)屈平:屈原(约公元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2)三弄:弄”是“演奏”的意思。“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13)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汉书•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14)太霞庭:即天空。
(15)寒飔:寒风。 宋•曾巩 《送刘医博》诗:“深冬山城万木落,阴气荡射生寒飔。”
(16)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17)湛冥:深沉玄默。《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
(18)风雷引:汉族古琴名曲 ,此曲为中国周朝鲁国人贺云所作。乐曲描写雷雨大作的情景,从风雨欲来的酝酿之势,进入迅雷烈风、阵雨如注的磅礴气势。雷声隆隆,风声萧萧,尚有欲罢不能之势,最后以雨过天晴而结束。本曲节奏奇纵突兀,苍郁险峻,气势威武雄壮,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19)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20)春霆:春天的雷霆。
(21)潇湘云水:汉族古琴曲,作者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的创始人郭沔。
(22)鸿号外野:孤鸿哀号,谓人之孤独感。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浅解:
饶公有幸见得郭茂基所藏潞王古琴,用之弹奏《塞上鸿》曲。由此阐述了此琴的由来以及音色的卓绝。朱常淓爱好古董书画,特别是古琴,除编撰琴谱外,还自己监制了数以千计的仿古琴,一般称为“潞琴”。饶公由诉琴转而描写音乐之美,将音乐对人的感染和感化作用用优美之辞表现出来,亦体现了饶公对文艺的酷爱和追求“人琴”合一的恬然之心境。
简译:
往日之游如同晨星零落,老来嗜好琴艺尝试鼓奏。身在他乡妙手也难施展,空携遥远梦想寄情云屏。郭茂基持来国宝潞王琴,整理衣袖轻抚让人忘形。王泽早已衰竭雅乐消失,龙池刻字可以推算年月。当年制作之琴一共三百,潞王喜好音乐超过艺人。与之神交遗物弥足珍贵,为你招魂我要叩问苍天。余音绕耳激越令人抖擞,整理衣衫若助屈平苏醒。反复演奏不觉日影移动,铿锵之韵飘至云霞之空。自有寒风恬然交相呼应,从容古意而至深沉玄妙。还有谁弹奏风雷引名曲,振奋人心乞求春天惊雷。潇湘云水古人远在他方,异乡窗外夜空月亮清荧。在座的知音且共同赏略,孤鸿野外鸣叫不忍细听。
《苞俊集》
伍
大雨中登岳阳楼
风昏青草始微波,万念凭高集鬓皤(1);日月此中互出没,古今一霎只蹉跎。希文(2)忧乐先天下,屈子(3)行吟带薜萝(4);盛世不劳洗兵马(5),倚栏共赏雨滂沱。
(1)鬓皤:两鬓斑白。
(2)希文: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岳阳楼记》。
(3)屈子:即屈原。
(4)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
(5)洗兵马:希望早日结束战乱,洗净兵甲永不复用。唐•杜甫有诗《洗兵马》。
浅解:
饶公大雨之中登岳阳楼,感叹岁月蹉跎,两鬓皆白的无奈;又从身处之地联想到当年范仲淹、屈原等先辈留下的诗文,哀伤战乱给人带来的灾难;更加庆幸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不用担心兵荒马乱给自己带来身心伤害;雨中赏略岳阳楼景色,内心无比的恬然自信。
简译:
风尘昏暗青草微微波动,高处思绪让我两鬓斑白;太阳月亮在此交替出没,古今一霎之间蹉跎虚度。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屈原行吟带着薜荔女萝;大国盛世无需洗净兵马,倚栏共同赏略大雨滂沱。
《苞俊集》
陆
忆侯夫曼
槛外千山入眼青,骚魂(1)依恋古罗亭。莺啼燕语如相诉,可有当年鼓瑟(2)灵。
(1)指屈原。泛指死去的诗人。元•阮忠彦《追挽陈岑楼》诗:“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
(2)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
浅解:
此诗追忆诗人侯夫曼,诗人已逝,诗魂犹存,如今莺啼燕语,如同当年一起鼓瑟时般欢乐。
简译:
槛外碧绿千山入我双眼,诗人之魂仍依恋古罗亭。莺啼燕语如同相互诉说,是否似当年鼓瑟般灵巧。
《冰炭集》
饶宗颐系列丛书
“选堂诗词评注”系列
——前接千载后启宇宙的真人之诗
涉及范围广,,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国学大师季羡林
在最富人情之文明社会中,乃一最堪作楷模之人物。
——法国著名汉学家、敦煌学著名学者Paul Demiéville
饶宗颐教授无异正是博学之士。赏其书法,阅其诗作,可知饶教授乃文艺之士。读其有关古籍经典﹑文﹑史﹑哲之研究,可见饶教授学识渊博。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历史研究学者Peter K.Bol
西方汉学家若品阅饶宗颐教授大作,势必如河伯见东海,为其浩瀚所震慑。
——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汉学家、红学家David Hawke
二十世纪前半之代表汉学者可屈指王观堂先生,而后半者应当举饶选堂先生。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池田温
《饶宗颐——东方文化坐标》
陈韩曦 著
唯一一部饶宗颐亲自审定的传记
饶宗颐出身香门第,幼承家学,治学方法既传承其家学渊源,又继承王国维、陈寅恪二大师的风格,少年己成诗赋神童,青年更潜心乡邦史文化,首倡潮学。迁居香港后,于日本、印度、新加坡、法国、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学贯东西,著作等身,在文史哲艺诸多领域皆有高深造诣,他是东学西渐的领军人物和欧洲汉学界的老师,被誉为东方文化坐标。
本书记述了饶宗颐的人生历程,系统地介绍了饶宗颐从韩江走向世界的整个过程,除阐释其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方法和特点之外,还介绍了其养生秘诀,以及这位世界级大师背后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饶宗颐著述录:书中书》
陈韩曦 编
本书以图文相配的形式,对自20世纪30年代起有关饶宗颐的所有书籍作品进行了梳理与展示。其中包括饶宗颐本人所著的学术论著、编选文集、诗词文集、书画图册等;以及历年其他学者所著的饶学论著、饶宗颐传记等著作。
本书中汇总了两百多本著作,每本皆附书影,分列书名、出版者、出版时间和内容简介,力求做成独一无二的研究饶宗颐的索引类专著。
《饶宗颐学艺记》
陈韩曦 著
本书是国学大师饶宗颐自1922起至今求学立著历程的全面综述,详细记录了饶老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全书资料详实,考据严谨,既是一部饶宗颐学艺传记,也是研究饶宗颐学术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修订本在2011年版的基础上,对原来的一些史料错误进行了勘误,补充了饶宗颐近两年的学术活动情况,使全书更为严谨和详实。
《潮州先贤像传》
饶宗颐 著
国学大师饶宗颐以年代先后为次序编排,自唐大颠禅师至清曾右丞刚甫,举潮州先贤凡三十人,为其作小传,辅以肖像图,并缀各传援据书目于卷末以备参稽。全书以人为本,以潮州历代名贤为轴,展示了潮州地区人杰地灵、人文昌盛、人才辈出的历史文化长廊,使读者对潮州历史文化获得比较系统的了解。
《饶宗颐书画题跋集》
饶宗颐 著 陈韩曦 编
题跋是书写于书籍、碑帖、书画作品的品评、追述故事、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的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体,因其精当而最能体现作者的学问性灵。本书收入国学大师饶宗颐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2013年间创作的题跋约700首,创作时间横跨60年,涵盖绘画、书法及铭刻文玩作品,是国内首部全数辑录饶宗颐题跋的汇集。书中配以40多幅全彩印刷的饶宗颐书画作品,制作精美,图文共赏。
饶宗颐的题跋,体裁包涵了散文、诗、词等,广涉天文、地理、风俗、景观、历史、哲理等各种内容,既题出书画中之意也题出书画外之意,题画寄兴,极尽精诣,是艺术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饶宗颐的学术文化》
郭伟川 著
本书是对饶宗颐学术文化体系的研究文集,将饶学置于近代中国学术史的历史论述之中,与诸家进行客观的比较,以彰显时代学术的不断进步。书中追本溯源,探索饶宗颐八十多年来治学、治艺的艰辛历程,以及其所以成为学、艺两域大师的历史原因,其中除个人的天分学力外,早年的家学渊源和人事机缘都是不可忽视的助力。
本书同时还论述饶宗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和有趣的故事。书中不少成果为作者经过多年探研后的首次披露,有助于读者对饶学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选堂访古留影与饶学管窥》
曾宪通 著
1980年,饶宗颐(选堂)在成都参加完第三届古文字学术研讨会后,即到全国各地进行学术考察,历时近三个月,一共走访了十一个省市,参观了三十三个博物馆,接触到大量新出土的文物考古资料。这次访古考察,是饶宗颐第一次在国内进行的广泛和深入的调查,是其学术和艺术领域的一次实践与升华。作者曾宪通随同饶宗颐,详实记下此旅点滴,并配有近六十张珍贵的记录照片,极具历史纪念价值。
本书由《选堂访古随行纪实》(图文版)以及多篇饶学研究文章组成。全书资料详实,考据严谨,介绍了饶宗颐的家学渊源与学艺点滴,对饶宗颐在汉文字学上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括与梳理,是研究饶宗颐学术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饶宗颐集》
饶宗颐 著 陈韩曦 编注
这本国学大师的小文集,分为五部分:经史新论、文学综述、书画通议、诗赋拾珠、散文馀馥,是从其70多种著作和900多篇文章遴选出来的精华。在此可领略到大师长流不息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力;求真、求正、求是的治学精神;爱国爱民、立根本、识大体、通大义,把研究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博大胸怀。